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新经济:中国服装的机遇、挑战和策略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要闻 发布时间:2016-12-10
资讯导读:​全球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由此带来的新产业、新经济加快成长,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战略的高度谋篇布局,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由此带来的新产业、新经济加快成长,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从战略的高度谋篇布局,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实现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打造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

  新经济发展正在带来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革

  新经济是伴随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而产生的经济形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新经济”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时间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低财政赤字的现象,当时人们认为这将打破过去的经济周期。我们现在提出的“新经济”,与此既有联系,都与信息技术革命有关;又有很大不同,是在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美国学者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互联网与新能源的结合,将带来一种新经济模式。瑞士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数字革命的基础上出现的与互联网和智能化相关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代表,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4G通信等信息技术,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驾驶、柔性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等智能技术,以及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工程等。与此相关的产业发展,都属于新经济的范畴。

  一提起新经济,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应该说,新经济包含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又是与传统经济相区别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传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产业和经济形态。

  新经济的突出标志就是信息化和智能化,表现为与新的科技和工业革命相联系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已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电脑和手机成为“万物互联”的智能终端,可以迅速联通全世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新经济以4G通信(未来5G通信、量子通信)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加速向一二三产业以及各行各业渗透扩展,融合生成许多新的产业形态。随着新一代大容量、高速度电脑技术的发展,智能装备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各领域,不仅替代人手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替代人脑劳动,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模式。

  新经济的发展正在带来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性变革。新经济以其颠覆性技术、创造性破坏,不断催生经济新模式,呈现出高智慧、轻资产、零成本、微行为、众力量等新特征。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高智力的人才资源越来越重要,实物资产的价值相对下降,大量分享互联网信息资源使成本变得微不足道,微信、微博、微贷、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等微行为正在兴起,众创、众筹、众扶、众包等大众参与型分享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广泛应用,虚拟与实体深度融合,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等新的经济形态。与此同时,传统产业更多地与互联网、智能化相结合,加快改造升级步伐,实现脱胎换骨般的新变化。新经济正在创造人们的新生活,催生新的社会管理方式。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数字化新生活之中,网上定购、电子支付、网络互动、远程教育医疗等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日益发展,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管理模式。

  我国新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类经历过几次科技和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革命性变化。令人痛心的是,中国在历史上几次错失了科技和工业革命的机遇,陷入落后的境地。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一些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与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相联系的新经济发展,正呈现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  我国正处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旧的发展动能趋于弱化,新经济、新动能在加快成长。由于中国经济的多层次、复合性特征,既有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有量大面广的传统经济;既有工业4.0的新领域,还有大量的“工业2.0”“工业3.0”,甚至还有“工业1.0”的传统产业。新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大,短期看还不足以弥补和替代传统经济的下降,但新经济形虽弱而势渐强,正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中国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要突破发展的瓶颈约束和增长的“天花板”,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实施“弯道超车”战略,勇当新浪潮中的“弄潮儿”,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打造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

  我国具备加快发展新经济的各方面优势条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球第二。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力人才资源,有1.7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才。以高铁、核能、通信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世界领先位置;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光伏发电、基因工程等,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还拥有市场规模优势,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新兴大市场。全国已经有10个省区市、人口超过5亿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我国的产业配套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发达,拥有发展新经济的综合性比较优势和众多支撑条件。

  加快发展新经济的重点举措

  面对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党中央、国务院不失时机地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都对推动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实施新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举措:

  第一,加快发展新经济和改造提升传统经济并举,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动力。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如果把经济发展比作一列火车,过去的动力是蒸汽机,后来是内燃机,现在进入高铁时代需要高速动力。新经济是创新经济、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分享经济。新经济是创造出来的,可以“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微信、脸书、优步、滴滴打车等,都是这样。我们要加快发展新经济、创造新经济,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成长,推动分享经济、微创经济竞相发展。同时,加快运用信息网络和智能化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通过发展新经济和改造提升传统经济,形成新的强大混合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发展。

  第二,重点突破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新经济,要选择好突破口。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也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充分运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实现网上与网下、虚拟与实体相结合,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金融、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服务业,打造新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新模式和新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包括智能机器人、3D打印、柔性制造、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产业。特别是智能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如阿尔法GO,将会在广泛的领域获得应用,带来生产和生活的全新变化。当然,也要高度重视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第三,以点带面推广创新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引导新经济发展大趋势。现在,新经济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创新技术和模式超出人们的想象,一些创新产品充满奇思妙想,令人匪夷所思。华为创造了高科技制造企业发展的中国传奇,牢牢掌握着众多前沿性专利技术,华为手机已经稳居国内市场首位。小米独辟蹊径,实现了制造与消费的无缝对接,消费者参与产品设计定制,在智能手机行业异军突起。阿里巴巴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淘宝和支付宝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商业和金融模式,马云正在异想天开地追求建立EWTO计划,企图重写魔幻般“芝麻开门”的奇迹。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都应当多到火热的新经济发展第一线走一走、看一看,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典型事例经验,并加以总结推广,制定实施有效的鼓励支持政策,促进新经济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创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奇迹。

  第四,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这几年简政放权和“双创”成效明显,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新增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为稳增长、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新经济,必须创造更加宽松的良好市场环境。社会各方面反映,现在政府管理中束缚还是太多,管了不少“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而市场监管和服务又没有跟上,影响了创新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和服务,严格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为新经济发展培土施肥、加油助力。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大力发展高端创新产业,又积极发展大量微创经济,形成科技研发机构、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创业创新创造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第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据高速公路。发展新经济,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息平台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宽带网速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制约了“互联网+”经济发展。要全面实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一方面,加快建设光网城市,推进光纤进村入户,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另一方面,在加快普及4G通信的同时,及时研究布局5G通信规划建设,着力研究量子通信技术,要像建设高铁一样,确保中国“信息高铁”走在世界前列。

  为了及时监测和评估新经济发展,还要改进统计方法,建立新经济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制定有效政策措施促进新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 服饰天下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