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晓慧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振兴中国丝绸产业的呼声再次响起。虽过去遗留下的诸多问题短期内仍难以破解,但当前的丝绸产业却不能再错过 “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新机遇。
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丝绸品牌的领军人们围坐“国际化思维开启丝绸产业掘金时代”论坛,纷纷尝试换个视角谈丝绸。
观点一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 杨永元:
众所周知,丝绸行业的发展有局限性,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以产丝培绸为主的产业格局。
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东部土地资源紧缺使沿海地区的种桑养蚕基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开始东桑西移,目前,我国桑丝的生产能力及茧丝大概有70%已经转移到西部。
虽然规模上已经达到,但如果要提供优质的茧丝,拿出高品质的生丝,我们的原料基础还不够稳固。
我国沿海地区的丝绸企业在发展最终消费品方面,仍然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由于对市场分析把握不准,消费者需求没有完全被满足。
开拓国内市场,我们要进一步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努力摸准市场的脉络,拿出符合市场的商业营销模式,定好价格。
另外,宏观经济下行为行业企业带来的压力和生产技术上的挑战,依然存在。但是,我认为机遇就是挑战。
世界产业链的转移为我们带来了机遇;新常态下的内销为国内市场的服务带来了机遇;“互联网+”为我们产业集约化和商品流通的商业渠道带来了机遇,这都将为丝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观点二:丝绸也能玩众筹
中国中丝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开勇:
近代以来,我国逐渐失去了世界丝绸产业的领先者地位。现在说我国是丝绸生产大国还勉强可以,但是说我们是丝绸生产强国,我觉得还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其实我们正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况。
在以印度、巴西、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的中低端市场激烈竞争中,我们现在并不占有优势;高端面料特别是品牌效益强的丝绸制成品,我国与欧洲不生产原料和半成品的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不得不面对出口优质原材料、进口高端制成品的局面。
中国丝绸行业要重返制高点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要有引领世界消费潮流的创意设计,二是要有领先世界的先进生产技术,三是要有与替代品竞争的相对优势。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用先进技术缩小与替代品在制造成本上的差距,再运用绿色环保的概念才能达成。我建议用众筹的方式解决行业的问题。
第一,选择在创意设计上较为先进的企业,大家一起出资对其众筹改造。被选定的企业,改造后的集团可以占10%的股份,其他90%的股份由行业若干企业认购,获得雄厚资金注入以后,该企业可以采取与世界顶尖设计师合作,或者并购世界知名设计机构的做法,很快在创意设计领域达到国际水平。
这样的企业经过发展和运作以后将走向资本市场,最后参与众筹的所有企业都将获利。这个龙头企业可以采取大家票选的方式决定。
第二,选择几家生产技术较为领先的企业,采取同样众筹的方式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有了资金以后,要尽快引进技术,同时让有实力的创新团队对工艺不断创新,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第三,行业里的关键环节也可以通过众筹进行升级,把某个环节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尽快做上规模,使产品品质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只有集约化的生产才能保证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
中国要从丝绸生产大国向丝绸生产强国转变,关键是在丝绸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出现若干家巨型企业,我认为只有众筹的方式,才能尽快产生巨型的产业,才能实现丝绸产业的振兴。
观点三:左手产业化,右手智能化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凌兰芳:
现在,生丝受到了其他纤维的挑战。生丝在整个纤维中的地位如何?
在20世纪90年代,丝绸在纤维总量中占比约1.8‰,而现在,经过反复推敲验证,占比大约只有1‰。15年间,下降了0.8‰,几乎跌了一半,什么样的原因致使丝绸难敌其他纤维呢?
分析可知,丝绸的制造、印染、工艺都没有出现问题,但是我们在产业链两端遇到了困境。
第一,在纤维的取得方面,棉、麻、毛等纤维的取得周期比较短,纺纱效率也很高,但是对生丝来说,却需要先种桑然后养蚕,进而抽丝,纤维的取得消耗了我们大量的劳动。
第二,当前的缫丝技术和工艺,几乎全部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35年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工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丝绸的生产工艺目前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改变它。
我们就此提出了两个目标,养蚕产业化和缫丝智能化,一个解决低效农业的问题,一个解决劳动力和劳动方法的大量消耗。
观点四:这是产业联合共创品牌的时代
依文集团董事长 夏华:
一个产业,如果没有品牌,我们将永远面对挑战,这与时代无关。
相比日本、西班牙,我认为纺织服装的首富更应出现在中国,中国有最好的原产地,最好的市场,有十几亿的消费群体,但中国的品牌却没有走出去,对此我们应该反思。
挑战就是机遇,这个时代真正面临的挑战,一个是产业品牌的建立,一个是零售品牌的重塑,这是产业联合共同创造品牌的时代。
我用了三年时间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纺织服装产业的集合制造。如果一个产业不强,“中国丝绸”这个国家品牌不被全世界认同的话,任何一个个体品牌都很难成功。
中国最强的那块长板是我们的制造业,全世界很多奢侈品都由中国制造,但中国工厂却依旧艰难。
我认为我们应重塑产业品牌,打造中国集体品牌,迟早有一天,全世界会把一个产业的尊严和荣耀还给中国。
观点五:把丝绸从一块面料变成价值载体
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 屠红燕:
万事利创立40年,其中花了10年的时间,把丝绸从一块面料变成了艺术品,我觉得这也是一条发展道路。
丝绸行业以前有很多做丝绸服装的企业,没有品牌,因为大家仅仅把丝绸作为面料,这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除了做面料,丝绸还可以承载更多。 文化+科技+品牌,我更愿意用这六个字对我们的行业进行重新的诠释,重新塑造我们的品牌。
万事利的发展,秉承着这样一个思路,特定群体+高端品质+全球设计。中国的纺织行业给爱马仕这样的奢侈品品牌提供面料,可以说,99%的好面料都出口给了国际品牌。
但现在,我觉得中国的品牌已经有实力用好的面料,好的品质,好的设计,打造出品质一流的产品。
万事利集合了欧洲、意大利、法国、中国香港的设计师为自身服务,我觉得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消费者更了解、更知道我们的品牌,更知道我们的品质,我们中国也可以设计出好的产品,也可以利用世界的资源来为我们的品牌加分。
观点六:后继无人,何谈传承
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建华: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人才,不管是传统技艺,还是普通的丝绸技艺,我们都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后继无人。
在高等院校,例如浙江丝绸工学院、苏州丝绸工业学院等院校,都已经没有这个专业的设置了。以后谁来继承丝绸后续发展的问题?这对很多古老的工艺来说,都比较紧迫。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当前,意大利制绸的成本比我们还低。在意大利制绸车间内,一个员工可看16台机器,效率是我们的8倍,但设计、品质均比我们高超。所以,我们的竞争力在哪里?
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对鼎盛丝绸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地挖掘传统技艺。
振兴丝绸产业,还要解决产业化方面的基础问题,比如设备。鼎盛一直不断引进世界顶尖设备,但后来我们发现,仅仅引进高端设备还是不够的,很多传统技艺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我们的技术团队都进行了设备的改造,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我们把宋锦推上了APEC会议现场。
我认为,将来丝绸产业的发展,重心依然在技术,而且是核心技术。目前,我们正在与美国的大学合作完成丝绸再生纤维项目,相关成果应该会为国内丝绸品质和服用性带来明显的改观。有核心技术的依托,我们的丝绸产业才能真正具有竞争力。
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
相关资讯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资讯排行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为兴城,打造更有活力的泳装产业新生态!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真皮标志杯”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设计大赛决赛在海宁成功举行
- 青岛国际时装周:中国职业装创新研发平台引领潮流,展现职业新风貌与行业前瞻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20国宾客聚首虎门!虎门“三会”联动开启时尚新篇章!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