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吃饭不用睡觉,不用准备宿舍不用培训,不用买社保,加工没怨言。”这是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正大对机器人优势的浓缩表达。光弘科技今年已陆续引进了多台拧螺丝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全自动IC烧录机……“以前是把人当机器用,未来是把机器当人用。”随着人力成本攀升,招工难以及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一场机器自动化的变革正在惠州制造业中悄然发生。
机器人之优
不需要吃饭,不需要休息,人工烧可能有漏烧,但机器是傻瓜式的,精准无误。机器人永远是熟练工, 不需要培训,这是最大的好处。三台自动拧螺丝机花费18万,干活相当于6个人,每人按3000元/月工资计算,一年不到即可收回成本,三年能省人力成本四五十万元。
一台烧录机=16个工人
在光弘科技的烧录机房内,四名工人正在进行手动烧录IC,工人小叶把IC芯片逐一放入烧录槽内,根据写入程序大小烧录时间不等,指示灯亮绿灯代表烧录完成,小叶再将芯片取出。每人操作两台烧录机,一个小时可烧录约200个IC芯片。
不过,也许很快小叶的岗位就会被机器人“抢走”。在她的对面,就是公司新引进的两台全自动IC烧录机。通过这个“机器人”,IC芯片放在卷带上,轮盘自动卷入,在设备上烧录完后,IC将自动装好。按同等烧录程序大小,一台烧录机一小时能烧录1000个IC芯片,是手动烧录的五倍。
光弘科技技术中心组立专项部部长黄福新直言,“未来将继续引进自动烧录设备,这些工人将被机器人逐步替代。”黄福新说,一台烧录机可替代8名工人的工作量,按早晚班的话,相当于可代替16个人。按照一台全自动烧录机约七到八万成本计算,黄福新预计,仅3年时间,这两台机器将为企业节省成本至少60万。
3台拧螺丝机器人=16个工人
在另一个车间,自动拧螺丝机器人同样在逐步替代人工。黄福新称,以前没有拧螺丝的机器人,每一台机器须安排两人不停地打螺丝。如今一台机器人可代替两人作业,三台相当于可以省掉6个人力。
效率也在提高。手工拧螺丝,完成一个工作(一整块芯片板16个螺丝)要1分钟,而机器人则40秒就可完成,而且所有力矩都有保证,不会漏打。1个员工可同时操作三台螺丝机器人。工人只需完成放板取板的动作,机器人自动完成抓取,按指令运作,准确无误。
“机器人永远是熟练工,不需要培训,这是最大的好处。”螺丝机购入后,新增开支仅有电费,若一台拧螺丝机器人24小时不间断工作,每台每天仅须电费3.6元,这是人工成本的1/32。
黄福新说,三台机器花费18万,干活相当于6个人,每人按3000元/月工资计算,一年不到即可收回成本。如果按三年的时间算,能节省人力成本四五十万元。
按照磁条轨迹,一台搬运钢板的机器人在两个工序间行走自如。尽管价值仅2.8万,但在三年时间里,一台搬运钢板机器人也能为企业节省8万元。目前这样的搬运机器人光弘科技已有约20台,加上30台自动拧螺丝机器人,3台全自动IC烧录机等,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正大说,现阶段已经节省的人力近200人,从工作效率上看,引进自动化能提高20%-30%。
机器人之忧
“有的产品周期很短,批量少,假设自动化设备投入后,做完了,也许成本还没有收回,那怎么办?一旦这个产品不做了,现有设备能不能进行改造,能不能满足新产品要求,这是最大的考虑和担忧。”
新产品周期短长期回报率是挑战
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既可节省人力成本,又能减少管理难度。“一个人能干的活,如果机器能做,我们更愿意用机械手来取代它,一个机械手的寿命是10-15年,管理更方便。”李正大介绍,去年起光弘开始陆续导入自动化,先在局部直观可改造的工序进行升级。今年4月,公司专门成立了技术中心,主导推进自动化工作,自动化策略更上升到公司层面。
但实现自动化的过程,远非引进几台机器人那么简单,企业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担忧是产品更新过快,如果机械生产线不能及时调适,将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
“有的产品周期很短,批量少,假设自动化设备投入后,做完了,也许成本还没有收回,那怎么办?一旦这个产品不做了,现有设备能不能进行改造,能不能满足新产品要求,这是最大的考虑和担忧。”基于此,李正大说,在标准化设备(买来直接用)、非标准化设备(根据产品来定制)、机械手+非标准设备组合三种类型自动化设备中,企业会青睐选择第三种,以便提高自动化设备的通用性,同时让自己的技术人员参与,加强对设备的流程再造,设计再造的研发。
花了钱上自动化,如何保证它的长期回报率?李正大面临的问题,也是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辉的担忧,龙旗电子正准备上马一条手机自动化样板生产线,但他也担心,“新技术不断在出现,新产品层出不穷,你之前的自动化需要随时更新,这是一个挑战。”
[析因]
企业为什么要招机器人?
“部分客户会点名部分工艺需要公司通过自动化来实现,因为担心人工制造的一些精密产品一致性、稳定性不够好。今天张三心情不好,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会非常危险。一些国外的‘刁钻’客户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非常严格。有没有保护劳动者权益,工人职业健康是否有保障。导入自动化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用工难用工贵
“以前是把人当机器用,未来是把机器当人用。”这是制造业在依靠自动化转型升级时的一句形象说法。机器人时代悄然到了吗?是什么让企业主纷纷向它抛出橄榄枝?用工短缺、人工成本骤升、客户的严格要求是几大直接因素。
光弘科技去年曾遭遇人工紧缺的尴尬。“去年7月到9月是生产旺季,招了一批学生工,结果9月他们回校,生产线上差了1000多人,好不容易招了劳务工顶上来,但紧接着春节工人回家,正常生产又受到影响,今年3月订单猛增,又出现了用工荒。”
用工成本的上涨更不待多言。李正大回忆,2004年起工价直线拉升,一线工人的月用工成本从原来的1400元涨到2500-3000元。
龙旗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辉也说,“减下人力,采用自动化,是整个行业的趋势,工人工资原来占公司人工成本的40%,现在这一比例达到70%。”2010年下半年一样的工人和工作量,加班后可拿到2000元,但现在至少都是3000多元的工资。“涨幅很大。”
除了工价,用人管理也不如往昔。“现在年轻人追求自由,对这份工作不是很在乎,有些工人做一个月不要工资,自动离职的都有,跟十几年前完全是两码事。”员工的流动率达到10%多。
工人心情不好可能漏拧机器人不会
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也是促使企业升级的另一主要原因。李正大说,“有个别客户要求必须要自动化数据导入系统,没有这个系统,订单做不进来,有些工序,比如焊接,如果你没有自动焊接,客户就不给你做。”
部分客户会点名部分工艺需要公司通过自动化来实现,因为担心人工制造的一些精密产品一致性、稳定性不够好。李正大说,今年3月就曾接到客户投诉,由于一个产品里出现漏拧螺丝的现象。“今天张三心情不好,做出来的产品可能会非常危险。”
李正大说,一些国外的“刁钻”客户洽谈订单时,对公司的CSR(企业社会责任)要求非常严格。“对方会非常看重供应商的企业责任,有没有保护劳动者权益,加班是否严格按照劳动法来执行,工人的职业健康是否有保障等等,这些都是无形的压力和成本。”而导入自动化后,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谁在自动化]
先行者:
大中企动作快
看好未来回报
引进自动化机器设备的趋势中,大中企业动作最快。
龙旗电子目前在局部有使用一些自动化设备,但整体还没有实施,近期正着手推出手机自动化样板线,“先看看能降下来多少人工”。公司总经理蒋辉说,如果第一期上测试的自动化的话,预计能省下400人到500人左右。从效率看,按照当前手机生产线月产量120万台打比,如果上了自动化,用一半工人,相同时间产量能达到200万台/月。“人员缩减了,整体产量也会比原来有一个大幅提高。”
由于考虑到投资成本、以及设备适用性问题,龙旗电子一直在和设备制造商进行合作开发,“专业化制造生产公司有想法,但对产品没那么了解。如果对方做一条全自动化可能要1000万,但如果一起做的话可能只要100万。”蒋辉介绍,手机生产线主要包括组装、测试和包装三个部分。对企业来说,当然希望一个人没有,实现全自动,但一来投资成本太高,二来作为手机这种特别产品,涉及到手感等体验,组装暂时做不到自动化,包装则在做方案论证和实验。
“完全自动化不可能,但做得好的,能实现60%到70%的自动化是绝对有可能。”
蒋辉称,手机制造整个行业都在尝试自动化。但他也直言,这几年可能是风险性投资,因为自动化的东西不是所有项目都会成功。“与公司的技术能力、资金实力有关,所以需要和设备生产方一起讨论实施方案,规划的好坏决定了后续走势,而且实施起来也有难度,如果实施不下去,投资回报率是有风险的。”他认为,手机制造企业的自动化是抢订单的机会,不能盯着眼前,短期内竞争优势也许不一定大,但两三年后整体成本会降下来。
观望者:
小企业有心无力
传统行业难觅设备
与龙旗电子、光弘科技这种大中型电子制造企业不同,传统的服装制造行业尽管也在寻求转型与升级,但由于工种性质不同,步子暂时还无法快起来。
据记者了解,目前惠州市内至少有四五家服装企业引进吊挂系统,即将服装衣片夹持在带有不同编码的吊架上,通过高架轨道,在中央主控电脑控制下,将加工工件送至指定加工位置,在吊挂态下完成搬运和缝制,不需对在制半成品进行捆绑、打包和拆包等操作流水线作业的输送带。
博罗县园洲镇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桦达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沛容介绍,上线一条吊挂系统,传输效率约可提高20%。
“他们在搞,我也在考虑,装倒是不贵,但带动可能还是不够好。”水口一家中型服装企业老板对吊挂系统仍在观望,他每年都会去看自动化流水线的设备,但因为服装行业有自己的特点,不同款式不同面料不同颜色图案等涉及的变化很多,可行的自动化设备比较少。“订单差不多,人工涨了那么多,客户需求又严,价格又低,质量又要求高,利润空间很少很少。现在我们也在想办法,想要上流水线,但不知道怎么上啊。”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制于行业特点、找不到可行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
[影响]
人力将减一半
制造企业出现分化,但仍各有生存空间
未来制造业的自动化趋势,业界已认定。惠州已有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开始瞄准自动化蠢蠢欲动,希望能借此实现缩减人员、提高效率、实现企业升级。光弘科技的副总经理李正大介绍,光弘目前有7000名员工,其中前端SMT生产线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处在后端包装、组装阶段员工占到4000多人,未来光弘憧憬能通过自动化,将后端环节工人减少3000名。
“有些工序是很难实现全自动,未来将是人力与机器混合的生产线。现在一条生产线用人在30到70人不等,但未来希望能实现一条线下去,只有几个人,十来个人。”
李正大说,自动化工序现在是局部自动,扫条码自动、拧螺丝自动、点焦自动,中间靠人串起来。未来从送板到印刷到贴片到检查到收板,组装环节也将像SMT一样实现全自动。
龙旗电子的总经理蒋辉说,现在员工是2000人左右,未来一到两年内,希望能通过测试自动化、包装自动化等,减掉一半的人力,降到1000人左右。
通过自动化,李正大认为,未来企业将会出现分化。即自动化程度高的大中企业对应做科技含量高的订单,小厂小公司则做不太高的小订单。“会形成像零售市场的沃尔玛和美宜佳那样,大家都依旧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相关资讯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智慧赋能!打造“新智+新质”产业电商新生态-纺织服装周刊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资讯排行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打通“时尚+跨境”新路径!全球知名电商平台机构齐聚虎门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20国宾客聚首虎门!虎门“三会”联动开启时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