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不光是国内企业需要进行产业调整,不少外资企业也在调整战略模式。目前,跨国企业主要有三种形态的调整:一是将研发生产线由成本较高的中国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二是将生产由中国向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三是部分制造业回流本国。无论是怎样的布局调整,都将牵动着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增减。
以美国为首的大批外资企业来中国投资,原因不外乎几点:首先,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市场机遇无可比拟;其次,中国的劳动力比发达国家要便宜得多;此外,把工厂建在中国,不会对自己的国家造成环境污染。外企来中国投资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利用这里广袤的消费市场,往往并不希望真正的关键技术和管理经验流入中国。
随着中国市场的日趋成熟,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以及大量人才海外“镀金”归来,中国本土市场拥有强大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危机刚过,外企撤离中国搬回本土,不仅可以为本国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以缓解日益高企的失业率,也有利于保障本土的产品供应,这是显而易见的趋势。
还有一点是某些外企所不愿承认的,那就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下,持续运营颓势扼杀了他们继续留在中国拓展的本钱。据上海美国商会最新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商业报告》显示,美国企业在中国的营业额和利润率等主要业绩指标连续两年下滑,因此有15%的美国企业准备离开中国。但是选择离开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再回来,短暂的离开可能教会他们用更理智、更高效的方式保持和这个市场的联络。
可喜的是,“外企撤离中国”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并未形成大气候,不少外资企业不仅没有减少在华业务,反而加大了中国区域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或是依旧看好中国市场机遇,或是不愿放弃已有成果,抑或是继续贪恋中国市场环境的稳定。
中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起步晚,发展不成熟,相比于其他行业的“海归”人才少之又少。企业老板多半是技术出身白手起家;骨干员工多是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才有成就;专业人才培养面不广却又流失严重。这样的现实境遇决定了我们对于行业内尖端科技的极度渴求,而缓解这一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引进外资企业。
今天,技术、资本和人才实现了全球流动,带来的是市场的本地化、产品的多样化以及服务的个性化,任何跨国公司要想在中国成功,就必须融合到本地市场和本土产业中。在华外企必须要有灵活的应对机制,主动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满足合作对象和目标市场的利益诉求,才是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秘籍。
英国:完善企业在中国的管理和信息中心
公司名称:新合力(苏州)医疗灭菌有限公司
我个人认为,去别的国家发展,短期没有问题,但如果是长期的话,公司还是会选择留在中国。中国的供应链非常完整,而且劳动力成本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企业如今的生产率和效益都是呈上升状态的。
受访人 张建(销售专员)
进驻中国时间 2009年
中国市场印象 公司的工业灭菌客户大部分都是跨国生产商,他们的供应链非常稳定。
近期业务重点 医疗消毒灭菌、工业灭菌、实验室服务和药学实验室。
核心观点 来中国投资建厂前,公司曾做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传统的工业灭菌客户,诸如GE医疗、强生、史赛克、施乐辉、碧迪等在中国的工厂,多数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区域。公司的工业灭菌客户大部分都是跨国生产商,而且他们的供应链非常稳定。因此,来中国投资建厂,对企业来说是一笔收入稳定的好生意。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与苏州地方政府、卫生部门多次愉快沟通所带来的好感觉、好“人脉”,即便会有合作伙伴临时退出,公司在2009年依然决定拿出1.7亿元人民币,全资在苏州建立自己在中国的首家社会化消毒供应中心,并成为中国第一家由卫生部官方认可具备该资质的非医疗机构。
眼下有一些外资企业选择撤离中国,我个人认为,去别的国家发展,短期没有问题,但如果是长期的话,公司还是会选择留在中国。中国的供应链非常完整,而且劳动力成本方面也不存在问题,企业如今的生产率和效益都是呈上升状态的。
企业未来准备除了将现有的环氧乙烷项目扩建,还希望能将收购的艾索创在英国安全运营40年之久的工业灭菌手段伽马辐照引入中国,把苏州作为企业在中国的管理中心和信息系统中心,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将新合力的消毒灭菌工厂分布到整个中国。
意大利:没有哪个地区像中国市场这样稳定
公司名称:乔凡尼卜赛特(上海)化工商贸有限公司
提前退出中国的外企其实是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的。我们集团本部当地的企业有不少也要向中国地区及其他亚洲地区拓展业务,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市场能够像中国市场这样稳定。
受访人 罗兆林(产品经理)
进驻中国时间 2008年
中国市场印象 生产成本上升的确带来一些挑战,但中国市场依然是外企布局的重点。
近期业务重点 纺织化学品,高性能化学品及建材化学品。
核心观点 去年整个行业的形势都不容乐观,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面临着成本、汇率挑战和国际市场综合变化期,如今已经有一些外企率先调整了在华布局,以整合全球资源配置。此外,由于中国生产要素成本普遍提高,对于一些成本敏感型企业来说,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在华的布局,出现部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的情况也不无可能,我个人认为撤离的应该是纺织服装行业中的一些小分支,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影响应该不是很大。
中国生产成本上升的确给外企带来了一定挑战,但中国市场依然会是外企布局的重点。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不到集团总业务的20%,所以公司不仅不会离开中国市场,今年还准备大幅度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提前退出中国的外企通常是因为企业经营面临困境、市场份额不断萎缩而裁员,这符合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我们集团本部当地的企业有不少也要向中国地区及其他亚洲地区拓展业务,因为中国市场不仅机遇多,而且没有哪个国家的市场能够像中国市场这样稳定。
中国市场越是扩大,在当地生产的重要性就越大。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反而将成为大浪淘沙的契机。我们为那些撤离中国的企业感到惋惜。此外,2012年正式实施的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于外商在华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起了很大的引导作用,也加大了公司驻守中国市场的决心。
瑞士:运营转移势必带来供应链重组成本
公司名称:沙提(上海)热熔胶有限公司
中国的人力资本仍具有比较优势。在工程师等技术人员领域,中国的上海等城市的平均工资要低于印尼等国家;在经理级的管理人员层面,中国主要城市的平均工资又大大低于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韩国等地区。
受访人 戴忠(市场部经理)
进驻中国时间 2009年
中国市场印象 相比亚洲各国和瑞士本部,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还是很合适的。
近期业务重点 汽车内饰、鞋材等针对性产品。
核心观点 公司近期产品出口欧美地区比例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欧美地区市场已经饱和,国外企业很难打入。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很一般,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多,虽然没有如预想那样实现大幅提升,但公司不仅不会放弃中国市场,反而会投入更多精力。
目前撤出中国的外企主要进入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不过与亚洲各国相比,中国的人力资本仍具有比较优势。在工程师等技术人员领域,中国的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平均工资要低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在经理级的管理人员层面,中国主要城市的平均工资又大大低于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韩国等地。此外,亚洲国家的外资税率基本上高于中国,或至少跟中国的税率水平一样。
企业选择继续留在中国运营,一是因为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二是运营转移所带来的供应链重组成本对企业来说比较高。此外,相比回到瑞士本部,中国的劳动力价格还是很合适的,付给中国雇佣员工的薪资大约是雇佣瑞士本部员工的1/10。
尽管留在中国的道路并不好走,但是我们也要坚持走下去。对于目前并不乐观的形势,公司的解决方案是不局限于一个产品区域,同时还将涉及汽车内饰、鞋材等方面,并适时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
美国:调派本部技术人员来中国进行指导
公司名称:普杰无纺布(中国)有限公司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不会再像当年那样,是外企就受欢迎,现在政府更关注的是你具体做什么生意,你能给中国市场带来什么,尤其关注技术。只有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才会考虑撤出中国市场。
受访人 宋凯(技术部专员)
进驻中国时间 2005年
中国市场印象 政府招商引资很现实,尤其关注技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难以进入。
近期业务重点 纺熔非织造布、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
核心观点 面对日趋饱和的欧美市场,公司更看好处于发展中的亚洲市场。为了更好地打开亚洲市场,满足客户,普杰集团已经在广东南海和江苏苏州建立了3个生产基地,全资子公司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纺熔非织造布生产基地之一,公司近年还在苏州分公司逐步建立亚洲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大中国区及亚太地区的业务和服务。新建成的苏州普杰无纺布(中国)有限公司,使普杰成为中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商。
公司目前有配套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产业体系,而且有全球市场做保障,经过几年的在华发展,公司工厂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熟练程度高,有很强的集群优势。同时,因业务需要,公司还将加大在苏州、佛山地区的人才投入,建立专门的客服中心。
如今市场竞争激烈,不会再像当年那样,是个外企就受欢迎,现在中国政府更关注的是你具体做什么生意,你能给中国市场带来什么,尤其关注的是技术。
地方政府在考虑招商引资的时候,都是很现实的。只有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才会考虑撤出中国市场。公司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可以说是相当稳定,今后还会适当调派本部技术人员来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希望可以通过中国市场的满意度进军整个亚洲市场。
日本:推动中国服装(000902,股吧)厂商参与合作计划
公司名称:南通帝人有限公司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改变。虽然也有人提出去越南、印度等地建厂,但我们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备像中国一样的生产条件。如今的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
受访人 黄贺东(销售经理)
进驻中国时间 上世纪70年代
中国市场印象 随着中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纤维”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大。
近期业务重点 聚酯产品回收再利用业务。
核心观点 公司不仅没有撤离中国的想法,相反还准备继续扩大在华的业务。公司对中国的内需扩大寄予期望,并一直将中国定位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因为中国生产成本的提高而改变。中国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而制造者必须靠近市场,才能更好的开发出迎合消费者胃口的新产品。虽然也有人提出去越南、印度等地建厂,但我们还是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具备像中国一样的生产条件。如今的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在中国生产、供应本地市场日趋重要。
公司去年开始在中国开展聚酯纤维再生业务。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初次将公司研发的“化学再生”技术投入使用。公司将在中国当地回收旧衣物及制衣工厂的纤维屑,然后再将其还原为和新产品同样的纤维。公司将与浙江绍兴的精工控股集团合资,建设再生纤维工厂,投资额约为60亿日元,2013年末投入生产,预计年产量为2万吨,销售额达100亿日元。
在中国这个纤维大国,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环保纤维”的需求预计也会逐步增大。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公司计划向预定今年成立的江苏省南通市商品开发中心派遣1~2名负责回收利用业务的负责人,遍访中国的服装厂商和体育用品厂商,推动其参与合作计划。
韩国:低成本不是选择加工厂的唯一标准
公司名称:晓星特种纺织品(嘉兴)有限公司
低成本并不是企业在选择加工厂时唯一的考量标准。优良的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熟练的工人操作等因素同样不可或缺,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资在实体经济上的投资很难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受访人 赵文集(事业部专员)
进驻中国时间 2004年
中国市场印象 优良的产业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熟练的工人操作是中国市场的强项。
近期业务重点 轮胎帘子布。
核心观点 “低成本而居”向来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必然是导致外资出逃东南亚地区的根本原因。成本中包含的汇率、租金、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尤其是劳动力工资大幅上涨,使得“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大打折扣。但是,低成本并不是企业在选择加工厂时唯一的考量标准。优良的产业环境、基础设施完善、熟练的工人操作等因素同样不可或缺,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这些优势都是东南亚国家所不具备的。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资在实体经济上的投资很难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公司工厂的建造、生产,均是利用韩国本部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由于中国市场具有广阔前景,晓星公司计划在中国境内增加投资项目,扩大投资额。目前我们在中国国内的投资项目有:嘉兴(聚酯民用丝、聚酯工业丝、聚酯帘子布、BOPA 薄膜、氨纶)、青岛(钢帘线)、南京(钢帘线)、珠海(氨纶)等、南通(变压器),投资规模逐年增加。
经过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公司已经在中国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要形成这样的产业格局,不仅需要大量廉价、勤劳而且同时拥有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还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流程。如此辛苦建立起来的成绩,怎能说放弃就放弃。
来源: 中国纺织报
资讯排行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崛起之路|新赛道的领航者——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跃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