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纺织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面临中期检验,作为2012年工业总产值增速之首的子行业,产业用纺织品却有着自己的难题。现阶段,不仅需要对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梳理,更需要在回顾“十二五”前半程中进一步确定后半程的攻坚方向。
有难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瓶颈,企业在与同行分享痛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客观地检视自身所处的位置和发展进程,同时也便于企业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透视行业的共性问题,以期今后在公共服务平台上给予更周到的服务。
从今年年初我们发出“头脑风暴征集令”的一个季度里,行业各个方向的声音纷至沓来,其中包括:去年曾参与本刊独家策划的80余家企业;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会上的随机采访;部分企业的内部管理峰会;此外还有我们新近拓展的网站素材,如中国非织造网为本次策划提供了热点问题,阿里巴巴网为本次策划提供了企业线索。
本次调查共涉及220家企业,每家分别提供一个眼下最困扰企业的核心问题,我们将其归纳后分为6大类,即:人力资源问题(51个)、营销理念问题(43个)、管理技巧问题(40个)、行业公共问题(33个)、品牌意识问题(32个)、民生技术问题(21个)。之后将每一大类中受关注程度较高的前6个热点问题加以提炼,以头脑风暴的原生态呈现给读者。
我们别出心裁地将技术冠以“民生”概念并非恣意而为。在我们最初收集技术问题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明确答复什么是实际应用中最关键的技术,更没有人能将产业用“十二五”规划中的6个重点应用领域尽收眼底。可是我们却发现,行业与民生的密切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聚焦于此,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在招聘所谓的“民生技术员”。有些问题在专家和研究者看来不算是关键问题,但是因其趋势性和前瞻性足以入选时下热门。
说到最受关注的“人力资源问题”,与微观感受契合度极高。如果说品牌、营销、管理等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讲还在初级阶段,人力资源规划对于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则被广泛认同。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品牌意识的深入、营销理念的贯彻、管理技巧的运用,理应比现在更加成熟和体系化,而这些都有赖于充分挖掘“人”的智慧。
许多薄弱环节有待生成优势,这是“十二五”行至中期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揭示自身困惑给予我们的提示。并非刻意,我们将6大类问题的6个热点凑成攻坚策略“36计”。
人力资源
1 中高端人才与一般员工不同,出于专业性和私密性的考虑,像劳务市场、招聘会和招聘网站这样传统的招聘渠道根本就难觅其踪影。
公司觉得招聘中高端人才很费力。据我们所知,家纺行业有很多猎头公司,企业可以通过他们来寻找自己需要的中高端人才,这些猎头顾问阅历丰富,不仅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及面试辅导,还能在企业与人才之间做好桥梁,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如果有了这样的猎头公司帮忙,招聘中高端人才肯定能够方便不少。——三友无纺布公司业务员王伟
2 现在的80后、90后员工对职业和岗位有很高的诉求,企业竭力贴近却不得法门。
我们是一家中小型企业,不是同行业中最高的,但肯定不是最低的,员工的压力也不是很大,但是不明白为什么员工还会频繁地离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鉴于离职理由中经常有人拿“培训力度不够,提升空间有限”说事儿,我们曾尝试给员工进行业务技能以及专业知识培训,可是效果也不甚理想,不知道是因为公司培训的方法不正确,还是这仅仅是一个借口。——浙江阳光非织造有限公司客服部刘青青
3 公司的高级技术人才、技工人才紧缺,短期内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质量提升。
虽然公司的订单数量有所增加,但效益却没有提升;产品质量虽有提升,但行业认可度却依旧不乐观。现如今工人流动性较大,并且大部分都不是有专业技术的高工,对企业的发展很难提出关键性的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产业升级和质量提升的目标。——慈溪某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厂厂长李俊
4 公司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业务代表等骨干被突击提拔,但是短时间内难以服众。
公司有一位姓张的骨干技术员,在针刺线上干得不错,跟同事相处也非常融洽,很受领导赏识。前一段时间,公司在没有经过岗位竞争流程的情况下,就直接提拔他为车间主任,这本来是件好事,不想却引起了车间员工的不满。有员工直接跟领导反映,他根本不能胜任车间主任这一职务,原因是其在技术方面虽然让人无话可说,但是缺乏管理方面的技能,根本无法处理岗位上突发的、模糊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各类问题。——某针刺非织造布公司研发经理赵武祥
5 企业千方百计招聘、培养的人才,在工作两三年有了一定资历后,就纷纷跳槽到发达地区企业,造成技术和经济损失。
前一段时间公司突然出现员工“组团”辞职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公司管理、技术岗位人才断链,最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员工都是从一线做起的,在公司锻炼了几年,现在已经是技术骨干级别,深谙公司的各项生产技术,这样突然辞职,要是转行干其他工作还好,如果跳槽到同类公司,将我们的技术嫁接到别的企业,无疑是一种商业泄密,对公司将会造成潜在的威胁,可是我们又不能抓着人不放手。——福建某医用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徐平
6 公司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人力,但常常事与愿违,怎样使招聘变得更有效率?
公司目前组织的招聘流程是:各部门经理在出现职位空缺或需要增加职位编制时,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人力。于是人力资源部通过各种招聘渠道去招聘人员,因为大量简历的筛选、面试的繁复和合格人选自身的原因,这个过程可能会历时数月。如此这般,招聘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可能为填补空缺而疲于奔命。招聘的结果也许是有价值的,可是招聘的过程却是低效率的。——江苏康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金刚
管理技巧
1 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设置如何做到高效精简?
国外公司的职能分配很细致,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有明确分工,尤其是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设置要求高效精简。公司曾经效仿过一家国外企业,进行明确分工以及部门精简,但是最终效果却不理想。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日趋升高,而且很多员工对自己工作需要具备的“危险意识”并不强,两个月试用期下来,工资开出去不少,但企业的管理却没有明显改善。——绍兴华联非织造材料公司技术主管万刚
2 公司采取单向垂直的沟通模式,从上到下一层一层传递信息。但随着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这种沟通模式肯定会出现问题。
随着公司的逐渐发展壮大,最近几个月生产的产品以不良品居多,现在导致有单不敢接。比如从第一个工艺开始,一步一步按照原料配比来做,可最后出来的还是不良品,这中间有QC检测,还有工程师跟进,一层一层地查下去,每个部门都推脱责任,而且理由还非常充分。因为查不出究竟是谁的责任,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这样造成公司连续几个月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湖南某湿巾用品生产厂厂长张珊
3 受企业规模和信息渠道的限制,有没有办法迅速提高抗风险能力?
目前国内汽车内饰产品中低端市场已趋向饱和,甚至出现了产品过剩的现象,如果不马上创新,企业是会走下坡路的,而且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经常会引发价格战,导致一些客户出现“跑单”的现象,致使产品积压仓库。企业现今的规模和信息渠道都非常有限,如果要转变方向开发高科技产品,就要增加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科研等方面的投入,难度很大。除了开发高科技产品,是否有别的方法让企业快速提高抗风险能力?——陕西龙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经理李益民
4 新产品研发是产业用纺织品企业经常面对的课题,然而其复杂性在于,它不仅仅涉及技术本身的更新换代,还带来公司管理层面的协调统一。
一种名为“同时产品开发法”的生产方式在不少企业逐渐流行,指的是企业从不同部门抽调人马专门负责新产品开发。但也有企业并不认同,他们认为这样会带来产品设计的延期,而且营销部门经常觉得这些新产品定价太高,中间矛盾不断,反而耽误生产。但是我们感到,将市场部参与到产品研发中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山东某非织造公司人力资源部刘大刚
5 在企业管理行为中,多数运行状态为开环的、不受控的,我们也不是从机制与手段上解决开环问题,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所谓开环的、不受控的企业管理行为,就好比人在大马路上闭着眼睛瞎跑,可以说是险象环生。在企业管理行为中经常发生这种现象:不但总裁不知道基层的情况,就连班组长也仅仅是发号施令,没有多少检查与指导,于是现行的企业管理变成了只有“布置工作”这一个环节,而不是布置、检查与指导的统一。——江苏和太针刺地毯厂厂长朱鹏
6 企业为了注入先进管理思维,曾邀请“洋专家”来企业当参谋,可是洋专家与本土员工如何融为一体却是个问题。
企业曾先后邀请一些“洋专家”来传授管理经验,有的是阶段性植入,有的则长期留在这里工作。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与“洋专家”相处下来,一些本土员工无法马上接受他们的管理方式。他们认为“洋专家”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并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企业的现实问题,带来的东西会有距离感。此外语言也是一大障碍。——浙江某大型非织造企业技术部负责人王森
营销理念
1 有订单,但是做很久;虽然做出来,但是没钱赚?
公司主要生产非织造布,设备是国外进口的,但是最近做出来的产品却频频遭到退货,公司的工程、设计人员以及师傅们相互推卸责任,一点也不团结,而且现在师傅们个个都心不在焉,赶货的时候也不加班,高峰时期又不能炒掉他们。公司现在的情况就是有订单做,但是要做很久,产品虽然做出来了,但产品质量问题多,退货量大,公司完全赚不到钱,长期开会沟通也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浙江某纺粘非织布生产厂厂长楚莹
2 小企业物流管理混乱,库存较多,生产了不少无用的东西。
公司如今的销售状况比较严峻,前一段时间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订单急剧下降,仓库大量存货,现在如何把这些产品消化掉真是很棘手。像我们做非织造布的生产企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车间生产线通常是不会停的,因为开关机器对机器的寿命影响很大,而且每次开机生产时,前几百米布都要舍弃不能用,很浪费。公司打样时生产的很多产品现在还在仓库堆着,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才好。——江苏高尔雅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王悦
3 中国企业想要开拓海外市场,应该做好哪些必要筹备?有可能遇到哪些风险?
对于进入海外市场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公司现今还有些茫然。虽然我们知道国内外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一致,但是对于出口标准却并不十分明确,而且对出口关税也不是很清楚,是否该请专家来分析一下?开拓海外市场最重要的是市场调研,可是实地调研比较困难,到底要开辟哪块市场的确需要深思熟虑。——广东某鞋材非织造布公司客户经理赵玉
4 国外订单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却将价格压得很低。这种单子要不要接?
公司前一段时间接到来自德国的一份订单,公司接到的海外订单不算多,这是公司发展的好机会,但是如果要做好这份订单,需要在生产过程和质量把控方面严格把关,也需要其他生产线上的员工过来帮忙,会耽误公司的其他生产,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北京某非织造公司经理周丽娜
5 产业用纺织品打通下游本来就困难重重,我们是一家小型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显得更加弱势,是否能借助大企业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营销目标?
公司希望借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希望有大企业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因为自主研发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求助大企业的话,他们是否愿意把先进的技术教给我们?长时间依靠会不会让我们失去自己的创新性?抑或是我们和规模相当的企业一起进步更为合适?——高阳针刺地毯厂销售经理王利
6 线上销售订单小、运费高、效益低,而我们却不忍放弃这种被普遍看好的营销形式。
产业用纺织品多数是作为原料供应给下游企业,很多客户总要看了产品才会下单,这样“网上—实体—网上”的交易模式既浪费时间,效益又低。但是,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公司客户的信息需求多数来源于网络,也就是说我们几乎离不开网上交易,看来实现网上销售效率与效益的完美结合还须努力。——青岛市某非织造生产企业车间主任张岚
公共话题
1 我们所在地区做非织造布的企业非常密集,而且小企业居多,虽然大家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但是比较松散,有一种自生自灭的感觉。
我们这边做非织造材料的企业很多,光我们镇上就有几十家,而且生产水平都相当,主要生产中低端产品。如今整个市场行情不好,各企业的订单都是零零散散,有的企业甚至已经停产。我们渴望效仿其他地区建立产业集群,由政府主办,从政策信息服务、项目资金申请、原料和设备采购、检验检测、市场输出,都可以在长远规划上给予指导,形成公共服务平台。相信如果由政府出面推广产品,效益肯定会比现在好。——浙江新华非织造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旺
2 我们公司的产品出口,尽管在国内经过了无数道检测,但是出口时依然要经过欧盟或是德国标准验证,无形中抬高了生产成本。
公司在生产海外订单的产品时,如果是出口到东亚、东南亚地区,通常只要按照订单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即可;但是如果要出口到欧洲、美国等发达地区,就需要按国别达到相应的要求,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较大。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我们不仅希望国内的标准体系尽早完善,还希望国内建立的标准能够得到国际上的互认,这样会节省不少因为标准不同需要来回重新调配设备的时间。——湖南嘉禾高无纺布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朱星
3 无论技术研发还是企业管理,国外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都具有明显优势,而我们却苦于找不到时效性和指导性强的海外信息。
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起步较晚,虽说现在发展很快,但在技术水平方面仍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希望及时了解到国外的技术进展和市场机会,但是不知道应该从哪些渠道获取。网上可以查到的信息都不是最新的,相关杂志上的海外信息为数甚少,而且碎片化趋势明显。我们想过要亲自去国外考察,但是来回费用很高,大概要10万元左右,而且也不确定是不是可以真的学到他们的核心技术。——广东某卫生用非织造厂总经理刘黄林
4 企业有幸获得过一些行业颁发的奖项,其中不乏国家级项目奖,但是国外机构对这些奖项似乎并不买账。
国内企业都很重视行业内的各种奖项,认为获奖之后自己企业的产品在国内的知名度会有所提高,当然也免不了认为获得奖项同样可以得到国外客户的认可,但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前阵子企业得到了一个关于产品研发的奖项,正好赶上与外国客商交流,我们将刚刚得到的奖项告诉他们,没想到他们对我们是否获得过荣誉并不感兴趣,只认准之前合作过的老顾客,不愿意再拓展新的合作伙伴。——江苏某非织造卷材厂厂长李志哲
5 行业近来相继成立了多个产业创新联盟,不知道它对于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福祉?
产业创新联盟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新鲜事物,联盟要求联盟成员按照约定分享权益和承担义务,以共同投入、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同发展的方式,形成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利益共同体。强烈的“归属感”使我周围的很多企业都在蠢蠢欲动,有一部分选择加入,也有一部分选择观望。我想知道,进入这样的联盟,企业在成本投入上会不会太多?像我们这种小型企业是否也适合参与其中呢?很怕自己负担不了。
——德州泰信非织造有限公司经理张达
6 无论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还是左右关键技术的角度,日常设备采购都是老板亲自决策,但是企业的被动性依然是相当明显。
公司主要生产水刺非织造布,我们在日常采购设备的时候发现,国外设备的完整性要比国内设备高,但价格相差好几倍。虽然我们并不是十分在意“性价比”这个问题,但是如果眼前放着一套价廉物美的国产配套设备,谁不愿意抱走呢?众所周知,国产设备还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从前期设计配套,到售后跟踪服务,甚至能够做到完全介入,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国外高端设备都愿意向中国企业出售。——石家庄彩虹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李小龙
品牌意识
1 想用专利打造品牌的独特性,却不想尽管申请了专利,依然会被模仿?
我国非织造行业门槛低,标准缺失,原以为有钱有设备就能生产,殊不知技术相互模仿造成了更大的识别混乱。今天这家企业申请了专利,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不久,很快就有相同性能的产品席卷而来,而且价格更低,之前申请了专利的企业却因产品价格高而受到打压。——四川均安非织造材料公司总经理梁飞
2 品牌流失和假冒侵权严重,如何主动防御?
前阵子,公司有关负责人发现有家公司所拥有的图形商标与自己公司的图形商标一样,不禁大吃一惊。商标是产品的身份证,更是企业打造品牌的重要载体。我们辛苦打造的品牌,被别人注册商标后又花重金赎回,不过是亡羊补牢。企业要保护自己的商标不被人抢去,全类注册是有效保障之一。——江苏某过滤用纺织品企业董事长温为民
3 与国外品牌动辄百年历史相比,国内品牌为何如此“短命”?
德国企业多数都有100年以上的历史,这些企业都不是什么大型企业,但是其所创造的品牌价值却是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相比国内,企业只有在经济形势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得以生存,一旦遭遇经济危机,大量企业出现倒闭或是改行现象颇为严重。中小企业最在乎的是订单有多少,如果总抱着这种心态做品牌,不“短命”才怪。——广东复合非织造材料公司总经理崔阳钧
4 不少企业一直在下游媒体打广告,可是效果并没有预想中好。
素来觉得做广告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可有可无。我有个同行,也是做汽车靠垫的,他比较注重品牌效应,前阵子在一本汽车杂志上投钱做了广告,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他们公司开会的时候研究了这一问题,发现好多其他的工业产品都是先在制造领域打广告,树立权威后才抱团征服下游的,所以也想效仿这种作法,我非常好奇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效果。——上海某车用纺织品公司总经理高利
5 都知道同质化竞争影响行业整体形象,具体到企业却不知如何提升品牌价值。
同质化竞争是造成目前国内非织造市场许多相近产品供过于求的重要原因。同一系列的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外观设计、理化性能、使用价值、包装与服务、营销手段上都在相互模仿,以至于产品的技术含量、使用价值逐渐趋同。但是如果要脱离这一队伍,需要在自主研发、管理理念、质量监管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很多民营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湖北欣荣无纺布有限公司经理郭磊
6 很多国内医院反映,不是不愿意使用国产医用卫生材料,而是不知道哪个更好。
国内消费者对于医疗卫生用品更倾向于国外品牌,多数是因为其名气大,而且有品牌的产品几乎都有相应档次的划分和排名,消费者称之“用着放心”。然而国内产品却并非如此,规模大的品牌广告做得多,消费者知晓度高,质量却不见得有多好;而中型企业产品质量不错却不得市场的赏识。国内是否也应该根据市场体验效果有一个相对权威的品牌排名呢?——浙江平安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宏杰
民生技术
1“PM2.5”困扰着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过滤用纺织品肩负重要使命,却也存在着暂时攻克不了的技术瓶颈。
目前,国产1000平方米的过滤产品预先设计使1000立方米的烟气经过,也就是说1平方米产品可承受1立方米烟气,但如果滤袋表面不均匀,厚的地方烟气透不过去,理论承压能力再大也没有实际意义;薄的地方本来不堪其负却硬要担当重荷,使用寿命自然减损,只要有一个地方裂缝或破洞,整个产品就得报废。——河南某过滤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翟飞扬
2 国内纤维生产商何时能以合理成本为非织造布企业提供新型ES纤维?
市场上流行的由木浆纤维制成的婴儿纸尿裤,表面柔软,与皮肤的亲和力强,但长时间使用这种纸尿裤会对婴儿皮肤造成不良反应。ES纤维为双组分皮芯结构复合纤维,由ES纤维制成的非织造材料质地轻软,不会对婴儿皮肤造成不良反应,而且还具有热收缩率小的特征。无奈高质量的ES纤维目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掏这个钱。——浙江某非织造材料生产厂厂长胡大龙
3 欧盟汽车业从2006年开始回收所有的报废汽车进行拆卸、回用和处理,研发可回收环保产品是我国企业未来必须面临的问题。
作为交通工具用纺织品企业,除了满足功能性要求和装饰性要求外,未来还要面临全球范围内倡导的环保问题。德国政府要求,2006年后报废汽车总重量的85%要被回收利用。从2015年起,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率要达到95%,材料的重新利用率要提高到85%。也就是说,用在汽车上的纺织品,未来在汽车报废时,也必须配合回收再利用的要求。——江苏无锡创新汽车内饰生产厂总经理张军
4 阻燃面料防护服在多功能复合、防护性与舒适性协调等方面有待完善。
我国的防护服相关技术及产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例如,功能性防护纺织品的抗紫外线、防辐射、阻燃、耐高温、抗油、防酸、防静电、防恶劣气候等功能,怎样融合才能为危险环境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以避免生命财产损失。此外,在多功能复合、防护性与舒适性协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防护服标准及评价测试手段同样有待完善。——西安安全防护服面料生产有限公司经理张数
5 墙体隔音材料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保证隔音技术和保温技术同时达到预期效果。
在防止噪音问题上,必须从技术、经济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权衡。但是要提高保温技术,一种方式是需要在隔音板中添加一层保温板,可二者互相渗透会减弱隔音效果;另一种方式则是需要引进一种太阳能隔膜板,但是造价太高,并不适合于民用房装修。如果解决了这一矛盾,对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同样面临严冬考验却存在供暖差异的现实大有裨益。 ——上海某隔音非织造材料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周旭阳
6 纺粘长丝土工布的生产过程伴随着一次性聚酯薄膜包装物性能不理想的尴尬。
碍于价格因素,现在几乎全部聚酯瓶、聚酯薄膜都是一次性包装物,虽然价廉但不物美,废旧聚酯瓶在自然环境中不能降解,会造成极大的污染与浪费。一些土工布企业正在尝试用废旧聚酯瓶生产土工布,但是回收瓶片的熔点高、粘度差别较大、单位体积质量较小、杂质含量高不易分解,致使生产出来的土工布产品寿命不会太长。——广东某土工布企业技术员沈云华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资讯排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崛起之路|新赛道的领航者——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跃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2024河南时尚周开幕,叫响全民时尚季
- 纤维之路×恒田企业×亚东集团×天虹纺织|202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走进江苏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