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期,中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已接近40%。要符合时代的变化,中国纺织贸易的发展重心要从“两大一低”转变为“两高一精”,即从大产业规模、大批量加工、低价格竞争深化为高附加值、高集成与精益制造。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战略要从硬战略转变为硬战略与软战略结合,更要巧战略。如何破解困局、稳定出口?如何优化产品、市场、产业结构和外贸模式?正确的政策策略源于对当前中国纺织所处的特殊时代的复杂因素的认识和分析。
中国纺织品服装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攀升
21世纪开始后的十年,对世界和中国纺织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2001)和扭曲的贸易体制多纤维协定(MFA)的消亡(2005)。中国这一最大的纺织生产与出口国加入WTO和MFA的终止,使全球纺织贸易率先回归自由贸易原则,使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得以释放,全球的纺织服装贸易迅速增长。在此期间,世界和中国纺织出口包括纤维、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的出口都在增长,而中国的增长幅度更快。
2001~2010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增长了4倍,进口服装增长了3倍。进一步分析与预测表明,除了纺织纤维中国需大量进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略有减少,纺织品、服装和鞋类的出口和市场占有率仍将持续上升。
全球采购趋势
中档产品需求减少
中国入世和MFA的消亡,加速了全球纺织业网络重构和回归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扭曲的贸易障碍逐渐消除,国际买家采购的决策更趋合理。制造成本仍是买家选择采购地的重要因素,但这只是导致买家订单转移的一部分因素。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后MFA时代,服装出口增长的国家和地区除了低工资成本国家外,高工资的国家和地区也有增长,而中等收入国家出口增长不多,甚至下降。金融危机中,采购商为了避免市场风险,迎合市场快流行、个性化的需要,快单、急单、补单增多,长单减少,小单增多,大单减少,低端,高端的订单增加更快,而中档的产品增长较缓。
赢得后“X”时代
中国纺织服装业应对有术
后“X”时代世界纺织服装贸易仍会增长,尽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但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这是支持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重要判断和决策依据。根据上述分析,企业、行业、政府应在后“X”时代作出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应对策略。
如今,“做了卖”和“买了卖”出口贸易模式正日益丧失竞争力,纺织出口企业应加强产品开发和原创设计,推广自动仓储和数字化配送,提供“一站式供应”,“打包式服务”,创造新的贸易模式。
此外,企业还应尝试柔性制造和改善贸易流通。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采用如单件生产系统(UPS)、在线设计、射频识别RFID物流配送技术,以满足快时尚,低库存,高周转,多品种的市场趋势。如上海嘉麟杰。
坚持清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CSR)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根基。清洁生产、CSR不仅是纺织产业的软约束,更是产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体现。事实上,这已是国际纺织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不应是被动战略,更应是中国纺织的主动战略。
改善贸易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研究。无论从OEA到OBM,价值链升级还是柔性化生产链整合,对交通、通讯、物流、能源、融资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税收(包括进出口关税)、融资、进出口配额、特别是棉花原料政策的系统研究。
没有进口就不可能实现比较优势,过度的顺差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失衡的进出口贸易易引发摩擦。降低关税,适度放大原料进口限制(包括配额),行业应鼓励进口先进纺织装备,促进产业升级。此外,也应增加高端或是互补的纺织服装消费品进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内需,提升国内时尚消费市场水平。总之,平衡的贸易政策才能实现包容、均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整合中国纺织服装供应链。建设供应城(基地)和贸易平台,这是国际市场的需要,也是中国纺织相对其他纺织出口国的独特优势。国内一些企业产业集群已有这种尝试和时间,如溢达、浙江东方正在努力成为高效集成供应商。
应加速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和区域布局优化。纺织产业的地区同构化和产业同质化是造成产业拥挤,竞争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各地区在规划产业路线图时应有清晰的市场目标,形成专业部门特色,明确在全国产业链乃至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在第三轮中国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顺势确定各地的产业位置,以完成全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化布局。
鉴于纺织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应改变对纺织企业过紧的信贷态度,以扶植企业从纯加工出口向品牌设计研发的升级,既使加工出口企业,由于外贸模式的变化(如一站式外贸服务),也需要营运资本和流动资金。
重新审视棉花政策对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纤维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纤维进口国和纤维制品的进口国。从总体上,大量纤维原料的进口和纤维制成品出口有利于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扩大中国经济的规模,推动了中国经济向上升级。因此需要全面考量棉花进口配额和税制,需要专题研究政策利弊。无论如何,因为进口原料价格和数量限制而影响中国纺织产业竞争力甚至形成国内棉价和进口纱价倒挂显然不合理。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生存环境的建设。这里不仅是硬设施,如通讯、交通、资源,这些方面有待改进,更重要的是软条件,如减少交通物流收费和成本,还包括政务与公共服务。
来源: 华衣网
资讯排行
- 打通“时尚+跨境”新路径!全球知名电商平台机构齐聚虎门
- 纤维之路×恒田企业×亚东集团×天虹纺织|202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走进江苏
- “AI+纺织”在行动|智能革新:AI 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2024河南时尚周开幕,叫响全民时尚季
- 冲锋在前 ,一篇看懂浙江三门县冲锋衣产业集群蝶变之路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智慧赋能!打造“新智+新质”产业电商新生态-纺织服装周刊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