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广东流动图书馆:以大物流思路实现图书共享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物流资讯 发布时间:2012-04-10
资讯导读: 近日,第九届广东流动图书馆工作会议暨201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广东从化市召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作了2011年度广东流动

     近日,第九届广东流动图书馆工作会议暨201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广东从化市召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作了2011年度广东流动图书馆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部署。在馆长联席会议上,流动图书馆各分馆馆长还共同探讨了流动图书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作经验分享。

  2012年基本实现 流动图书馆全覆盖

  蓬勃发展的广东流动图书馆事业,是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3年,为响应广东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解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读书难问题,广东省率先提出以大物流思路实现图书流动,并首创广东流动图书馆。在广东省文化厅的领导与协调下,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龙头,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县图书馆为硬件依托,整合全省资源形成龙头带动和中心辐射的图书物流,信息虚拟物流的动态流动图书馆服务网络,以实现公共图书馆之间长期的实质性的文献资源共享协作。

  自2003年项目启动至2011年间,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已经设立72家分馆,2012年计划再建8个新馆,实现80个流动分馆的目标,实现全省欠发达地区基本全覆盖。

  据统计,2011年广东流动图书馆72家分馆总流通共计590万人次,上网总计10万人次,阅览总册数1140万,外借办证2.5万个,外借共计8.4万人次,外借册次90万。

  流动图书馆形成 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在表彰会上说,流动图书馆是广东率先在全国发起、倡导的,是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品牌。随着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推进,图书馆事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流动图书馆对广东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建设,对助推幸福广东、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流动图书馆将“文化惠民惠及到民”的口号落到了实处。

  杜佐祥介绍,省政府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流动图书馆的建设,努力实现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全覆盖。在2011年基础上,继续扶持40个县级新建、改扩建图书馆,150个乡镇成立文化站。应文化部、财政部要求,将扶持重点放在乡镇公共文化建设上,在广东省全面实现市县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础上,扶持250个乡镇公共阅览室及千个村级文化室的建设。今年开始,广东省财政每年将给予欠发达县图书馆10万元的免费开放补助。

  杜佐祥要求流动图书馆各分馆充分利用文化部、省政府、省文化厅提供的资源,不断创新、提高,扩大服务,擦新亮点,为“幸福广东,全民阅读”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图书馆志愿者的培养,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三位一体的文化共享工程。

  刘洪辉鼓励各地图书馆工作者做好文化服务工作,提高图书馆在地方文化、社会中的地位,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为基层文化事业发展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同时,为更好地培养图书馆人才队伍,省立中山图书馆将开通继续教育和培训平台,服务全省图书馆系统人才建设。

  县级图书馆服务基层服务农民

  “我们经常骑摩托车送书下乡,有时需要去市场或其他地方找村委会负责人,然后带我们去村委会开展工作,也不是每个村委会都能积极配合工作。有次下乡送书,怕给当地人添麻烦,我打电话给附近一个朋友,帮忙买水送过来给我们工作人员喝。”新兴县图书馆馆长杨琪先对记者说。

  据了解,新兴县图书馆目前总共有9名员工,全是“巾帼英雄”。巾帼不让须眉,她们骑着摩托车穿越在乡间田野,每星期3次送书下乡。除了定期送书下乡,还策划一些特色的读书活动,如“留守儿童生日阅读”,把留守儿童聚集起来,给他们过生日、赠送礼物、组织阅读等,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作为基础文化工作者,新兴县图书馆巾帼流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凭着坚守和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服务基层、服务农民。2010年,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上,新兴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