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民币升值、出口成本增加、竞争激烈、销售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一些中小型私营纺织企业因自身实力不强,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采取快进快出,减少库存量、裁员增效等措施,抵御市场风险。
从18000元暴涨到34000元又跌回19000元,大起大落的棉价使纺织业如坐针毡
——棉价过山车纺企咋想辙
近一年间,中国棉价犹如过山车,翻倍上涨,又对折下跌,在这个8月又回到了原点。然而,无论棉价大涨还是大跌,纺织企业都没得到什么好处。作为中国纺织业重要原材料的棉花,已经成为行业不得不尽快破解的难题。
从“棉花掌”到“棉花套”,纺织业很受伤
去年9月开始,我国棉花价格节节攀升,从每吨18000元一路暴涨,突破30000元关口,最高报价甚至到了34000元,涨幅近90%,被人们取谐音戏称“棉花掌”;今年3月起,棉价又开始一路暴跌,从每吨34000元一路狂泻至目前的19000元左右,跌幅高达44%。被棉价套牢的人又给它取了新名“棉花套”。
然而,从“棉花掌”到“棉花套”,多数纺织企业都没能捞到好处。
去年下半年棉价疯涨时,由于企业正常运转要保持至少20天的库存,纺织企业不得不疯狂采购。结果纺织企业在售价不涨的同时,不得不接受棉花“一天一个价”的成本压力,而依靠热钱炒作的“中间商”转手一吨棉纱就能赚1万元。
今年3月开始,棉价连续下挫,纱厂等纺织业中游企业又被高价位的库存“套牢”。中国棉花信息网数据显示,我国纱线库存自2010年11月以来持续攀升,6月创出历史新高,达到35.2天,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8.96天。而截至7月底,我国棉花商业库存总量为13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20吨,更显著高于2008年和2009年的95万吨和90万吨。
“前期棉价大涨时,企业因担心原料供应短缺而大量抢购棉花。当时的进货成本比目前的棉价普遍高出三四成。现在高库存碰上价格暴跌、需求不振,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使一部分纺织企业的资金周转陷入困境。”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说。
在广东大朗、山东德州等地,不少去年的囤棉大户,如今像捧着烫手山芋,无所适从。“现在是晚出手一天,就亏一天;卖一吨,赔一吨。”一位山东棉纱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囤棉时的价格为每吨30000元,按1.1的织成比,那么一吨纱线的原料成本就近33000元。而32支纯棉纱的报价已经跌到27400元,一周内的跌幅就达3.4%。“再加上水、电、租金、人工等费用,每卖一吨棉纱恐怕就要亏掉近万元。”
除了库存,下游企业压价采购、持续观望,也加剧了产业链中游纺织企业的困难程度。
“棉价跌了貌似对纺织企业利好,其实不然。一些外商反而以此为借口压价。实际上,除了棉价跌了,劳动力、能源、租金等成本都涨了,企业还有汇率风险,很多加工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日子更不好过了。”深圳华兴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毓长说。
实际上,不仅是中小企业,我国规模以上棉纺企业也开始陷入棉花困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4月、5月两个月,我国棉纺织企业平均利润率仅4.90%;平均产销率下降至97.90%,达到200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水平。我国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达9.25%,其中5月份亏损企业亏损额较4月增长113.3%。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表示,6月纱价比3月下跌了20%,布价下跌了17%,而且棉价仍在持续下跌,严重影响了棉纺企业的市场信心。
纺织业为何不堪棉花一击?
面对棉价起落,纺织业为何如此受伤?
纺织业应对棉价波动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棉花流通。“棉花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就算付出再多银子,你也可能买不回来。”纺织业内人士套用流行歌词形容,纺织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但其原材料的市场化程度远远滞后于制造业,无形中减弱了企业利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目前我国棉花进口实行配额制,配额内进口关税为1%,超过进口配额的部分征收较高关税。据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王建红介绍,无论哪种配额,纺织企业只能拿到其中的2/3,而且这些企业应具有一定规模,且前一年有进口实际。最终拿到配额的纺织企业仅约1000家,但是我国仅规模以上棉纺企业就有1.2万户。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企业无法利用国际市场价格“洼地”来平抑成本。
其次,宏观调控的措施有限,效果有限,也间接地导致企业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王建红介绍,我国国家储备棉数量有限。历史上,国储棉最高容量不足400万吨,但我国棉花年消费量逾千万吨,因此,收储时往往能起到“托市”的作用,但抛储时,抑制价格暴涨的效果并不明显。
此外,纺织业融资难,也使其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捉襟见肘。近两年以来,纺织企业普遍反映原料、能源、劳动力、税费等支出增幅较大,部分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幅度少则20%、多则翻倍,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而银行等信贷机构一直将纺织业设为“限制性行业”,在目前收紧流动性的大环境下,企业贷款难度普遍加大,而且利率提高。这也使企业通过调库存来降低成本的难度增加。
除去种种外因,我国纺织业,尤其是棉纺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也是原因。
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链较长,但仍属于枣核型:处于产业链两端研发设计环节与营销服务环节的企业较少,处于中端制造环节的企业众多。制造环节利润较薄,受成本制约最大,最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尤其是棉纺业,尽管产能很高,产业规模很大,但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较低,资源配置能力较差,整体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益。
棉花价格剧烈波动对做中低端产品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影响最大。这些企业缺乏议价能力,如果订单要求棉纤维加工,那么它就无法使用替代纤维。而接单、生产与交单之间存在一定周期,如果在此期间棉价大涨,就可能造成订单还未交付企业已经开始亏损的情况。因此只能通过停工限产等手段来避免更大的损失。
保持行业稳定,既需引入新工具,也需加快调整升级
展望后市,棉价依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目前,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拖累本已疲软的全球经济,导致大宗商品走势不稳;国内外棉花丰收几成定局,库存消费比却仍在上升,也加重了棉价前景的复杂多变。
面对这样的局面,纺织业必须既紧盯现实,又着眼长远,完善管理工具,加快升级步伐。
看近期,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熨平周期性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尽量延长行业的平稳运行周期。其中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利用期货市场。
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突出,期货价格往往引导着现货市场的走向。与国内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不同,尽管纺织企业的原料也涉及大宗商品,但其涉足期货市场的企业较少。但如果利用好这个风险管理工具,就能有效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例如,福建凤竹纺织(600493,股吧)于2010年9月—10月开展棉花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利用期货合约临时替代现货市场买卖,对买进棉花的价格进行锁定。最终,其2010年度因期货交易累计实现收益4377万元,占全年业绩的45.12%。
看长远,提高纺织业的抗风险能力,尤其是保障棉纺行业稳定运行,还需要加快科技投入,推进纤维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替代性纤维和纤维循环利用。
“涤纶短纤、粘胶短纤与棉花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加强替代性原材料的开发,多增加一些非棉纤维、超仿真纤维、超纺棉纤维,这是行业科技开发的一个战略性任务。”孙淮滨说,循环利用废旧纺织品,也是增加纤维原料的一个途径,可以大大降低对棉花及其产品的依赖。“不过,这些新型纤维从推广到赢得消费者认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政策扶持。”
除了科技研发,企业还需加快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来化解原材料成本压力。“品牌服装的价格早就不用成本来衡量了。”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国新说,“做品牌,毛利率本来就有80%,只要保持品质,即便提价,顾客也会接受。”
除此之外,纺织业还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调控,丰富调控措施和手段,促进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少企业反映,目前纺织业提高抵御棉价波动的能力,还需要国家出台一揽子的政策,从税收、财政、流通等多个领域发力。“在进口配额不能取消的情况下,希望配额更多地用于纺织企业。”朱北娜说。
相关资讯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陈大鹏:传承理想与信念 传递责任和使命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以开放开源汇时尚大美,以新质新力开锦绣新篇
- 李强总理在新疆调研,走访昌吉溢达纺织等企业了解情况
- 李强对做好地方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 2024(第七届)物流与供应链诚信创新大会暨天津(东疆)网络货运平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 奋进新时代 共建大枢纽 2024年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会召开
- 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开街
资讯排行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2024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复审结果公示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蕾”绽纺城·“丝”语全球|亚捷花边:探寻花边里的大世界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向“新”引领 进阶价值高地 ——2024中国时尚大会在海宁盛大举办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左拉时装:以五大风格系列解读2024秋冬时尚趋势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20国宾客聚首虎门!虎门“三会”联动开启时尚新篇章!
-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漆颖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