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号轻纺城 您好,欢迎来到大号轻纺城EQFC.CN !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发布]
您当前位置: 大号轻纺城EQFC.CN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云南姚安县将做强做大蚕桑产业
相关专题: 资讯频道  纺织中国 发布时间:2010-12-13
资讯导读: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给姚安县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姚安要形成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关键在于

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实施,给姚安县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带来了难得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姚安要形成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关键在于提高产业的区域竞争力。针对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把蚕桑建成继烤烟之后的又一富民富县大产业,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和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强化行业领导,促进产业发展形成合力。坚持政府主导不动摇,进一步加强对蚕桑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一是实行重点产业重点抓,健全完善县和重点乡镇蚕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做到履职尽责,加强和改善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二是强化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蚕桑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考核奖惩体系,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坚持适时问责问效,充分调动干部群众抓蚕桑生产落实的积极性。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加大中低产桑园改造扶持投入力度。四是健全科技服务网络,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加大蚕桑实用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科技合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蚕桑产业科技含量。 (二)着力优化布局,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坚持推进产业带建设,推动区域之间产业相互关联、共同发展。一是抓重点乡镇集聚发展带动,重点在弥兴、官屯、栋川、光禄等优势区域集聚发展。二是抓典型样板建设带动,重点把太平镇小张冲基地建设成为高规格、高标准的蚕桑种养殖示范基地。三是抓种植大户示范带动,着力扶持发展25户重点户,带动形成蚕桑生产千亩连片新格局。四是抓品牌建设带动,重点支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申报名牌产品和原产地保护产品,培育1至2个自主品牌,从而带动区域资源整合。 (三)培育龙头企业,抢占产业发展高端。坚持培强做大龙头企业,推动龙头舞起来,促使产业活起来。一是坚持以加工工业化带动种养产业化,鼓励企业采取兼并、收购、重组、联合、控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实现跨区域资源配置、优化组合集约经营。二是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蚕桑产业,扶持基地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支持龙头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提高行业集中度,按市场规律整合收、缫丝生产尽快组建成立集团公司,争取打造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龙头企业。四是坚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蚕桑产业由原料生产为主逐步向缫丝、织绸、服装等后续产业发展,抓住山东海润集团每生每年资助1200元有利时机,抓紧选送300至400名职业技术学员到山东海润集团学习培训,以便尽早承接山东海润集团制绸厂转移到姚安发展。 (四)建立保障机制,深化产业集群合作。坚持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一是调整完善最低保护价保障机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桑农参与的鲜茧最低收购保护价。二是建立县级风险防范基金,每年从收购鲜茧总值中按百分比提取,一部分作为县级蚕桑产业发展基金,一部分作为县级蚕桑风险基金,同时探索试行养蚕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养蚕风险。三是引导行业加强自律,推动成立姚安县茧丝绸产业协会。四是要大力扶持组建蚕农合作社,大力推广以订单为纽带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 (五)加强沟通协调,规范区域合作市场。坚持推进市场运作,规范经营秩序、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是强化政府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管理体制,完善蚕茧丝风险储备制度。二是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实行鲜茧收烘资格认定,缫丝、绢纺企业生产经营资格认定和蚕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维护蚕茧流通秩序。三是加大对市场的监测,注意加强同省级物价部门的对接,加强对国际国内丝绸价格的监测,抑制市场大起大落。四是强化茧丝价格市场指导,逐步建立在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蚕茧价格的机制。 (六)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区域合作高地。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开展区域间产业转移与对接。一是建设蚕桑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力争把姚安建设成为集蚕桑基地建设、加工企业发展、产品销售市场为一体的产业发展示范园区。二是建设蚕桑进出口加工基地,积极探索“引进企业(种养和加工)+山区基地开发+农户+东盟南亚市场”的发展模式。三是建设承接“东绸西移”示范基地,积极承接来自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及国外的织绸、服装等产业转移。四是建设全州最大的蚕种供应和优质茧丝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南永经济带15万亩蚕桑基地和产能整合,加大对周边县市的对接与合作,发展周边县市蚕桑产业基地。

来源: 中华会计网

我要申请开通成为会员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0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