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讯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独木关集贸市场
记者到辽宁省海城市这个集贸市场采访的时候,正碰上商户们准备收摊回家,他们正忙着把当天没卖完的几十斤蚕蛹打包。
记者:“马上就该收了是吗?”
蚕蛹销售商:“马上就该收了。”
记者:“卖不完怎么办?”
蚕蛹销售商:“卖不完明天来卖。”
记者:“明天来卖不会坏吗?”
蚕蛹销售商:“不能,都是自己家割的,从茧壳里割的,都是活的,坏不了。”
记者:“都是活的?”
蚕蛹销售商:“都是活的。”
蚕蛹一般能活一个月的时间,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是活蛹,活蚕蛹才能卖得上价。
记者:“这个多少钱一斤?”
市民:“六块。”
记者:“你买的是生的还是熟的?”
市民:“这是活蛹。脑袋都能动弹。现在是冷了,好像是不动弹了。用火燎一下。动了,你看。”
记者:“哦,动了。”
市民:“这个就是活蛹。”
当地有吃蚕蛹的习惯,到了每年的十月至来年三月,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烹饪这种蚕蛹。这种蚕叫柞蚕,放养在野外的柞树上,以柞树叶为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南一带。柞蚕一年可以繁育两代,春蚕用于育种,秋蚕才能上市销售。在海城市,蚕蛹行业一年能有上千万元的收入,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产业竟然是从当地几家倒闭的缫丝厂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海城市的缫丝产业逐渐兴起,当地的缫丝厂需要完整的茧壳,农户们就把带蛹的蚕茧卖到缫丝厂,赚茧壳的钱。到了2000年,纺织品业使用的原料丝价格一路下滑,很多缫丝厂纷纷倒闭。
析木镇龙凤峪村的刘太一放了十几年柞蚕,往往是辛苦了一年卖了蚕茧也赚不到多少钱,这些辛苦都被小儿子刘运强看在眼里。
刘太一的儿子刘运强:“卖到缫丝厂,茧站,用来缫丝的。”
记者:“多少钱一斤?”
刘运强:“最便宜的时候才两块多一斤。”
眼看着茧壳的价格一年比一年底,刘运强开始到外面找生意做,他发现海城市里的很多饭店都有蚕蛹这道菜。
记者:“这盘菜多少钱?”
顾客:“三十块钱。”
记者:“贵不贵?”
顾客:“不算贵,正常价。”
记者:“咱们这的饭店有这道菜的多不多?”
顾客:“多,基本上只要蚕蛹下来的时候都有这道菜。”
顾客2:“把茧蛹先用开水把它焯一遍,然后用油把它炒一遍就可以了。”
顾客3:“里面给你打开看看。”
记者:“外面的口感是什么样的?”
顾客3:“外面皮酥。”
刘运强打听到,饭店愿意以每斤五元的价格收购蚕蛹,他打起了蚕蛹的主意。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龙凤峪村村民刘太一:“他下饭店的时候,看到有炒那个玩意的,吃得挺好吃的,回家咱就看那玩意行,这玩意有发展前景。”
缫丝厂为了取茧抽丝,都用高温的药水浸泡,里面的蚕蛹都不能食用。刘运强跟父亲一合计,把本来要带蛹送到缫丝厂的蚕茧都先留下,把蛹取出来再单独卖茧。但是,怎么样才能把蚕蛹完整的取出来,又不破坏茧壳呢?
刘太一:“这玩意在山上,下雨一湿了,茧壳就软了,我一寻思,在锅里放上水,一泡它不就软了,就好夹了。”
父子俩用水煮的方法把蚕蛹取出来,但是,经过水煮的蚕蛹变成了熟蚕蛹,只能存放五天左右。
刘太一:“要是远的,运不到地方就死了。要是近一点的,当天就能销售了。”
刘运强:“那就能搁五天,本身熟的东西,气候一热,不就变了。”
饭店不愿意要煮熟的蚕蛹,储存的时间短不说,味道也没有生蚕蛹做出来的好。
对于刘太一来说,煮蚕蛹不但费事,煮不好还容易坏。他开始琢磨能剥茧取活蛹的方法。这种工具就是在剥茧的时候发明的,根据蚕蛹的直径设计钢圈的大小,在钢圈的一端安上刀片,轻轻一转,保证了蚕茧的完整性,而且蚕蛹的好坏一眼就能辨别。
记者:“怎么看出它是活的?”
刘太一:“这个屁股上是白色的。就是好的。”
记者:“那里面呢?”
刘太一:“你看这不是白色的,这就是好的。你看我给你割个坏的,你看这不是粘在壳上了,把这个玩意还得抠扔了。”
坏掉的蚕蛹可以回田当肥料使用,用了这种刀,一个人一天就能剥出200多斤的蚕蛹,不但提高了效率,还保证剥出的蚕蛹能够存活一个月左右。缫丝厂需要完整的茧壳,被刀割破的茧壳就不值什么钱了。尽管这样,刘家父子一年下来,卖蚕蛹就比以前卖蚕茧多赚十几万。到了2004年,龙凤峪村有将尽300户农户做起了蚕蛹的收购加工,一年的加工量达到了八百多万斤。
朱兴仲是龙凤峪村最大的一个加工户,一天就能加工1000多斤的蚕蛹。他主要把蚕蛹卖给沈阳一个农贸市场的批发商刘波。当地蚕蛹的销售有季节限制,只能在每年的十月到来年三月份之间销售。
刘波:“它这是产地,家家户户都有。我一天收十吨左右。”
记者:“都能卖完吗?”
刘波:“对。”
记者:“你们能占沈阳市场的多大份额?”
刘波:“能占2/10。”
刘波出售的蚕蛹大部分销售到沈阳的酒店、饭店,这些地方需要常年供货,有人跟刘波提出夏天也给自己供货的要求。
蚕蛹收购商刘波:“夏天也有一些宾馆饭店需求这个。”
刘波把这个要求告诉朱兴仲,让他想办法能在夏天给自己供货。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龙凤峪村村民朱兴仲:“这个东西,温度低的时候,它可以搁十多天,如果温度高,像夏天,只要一热,它就变成蛾,会飞的蛾。变成蛾,损失就特别大,就没有人买了。”
温度高不利于蚕蛹的保存,朱兴仲权衡了一下,决定自己花钱建一个冷库,建一个库存量在一万多斤蚕蛹的冷库,成本在三万多元,夏天的蚕蛹每斤售价都比冬天高出一倍,几个月时间就能收回成本。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龙凤峪村村民朱兴仲:“夏天有的人想吃一些茧蛹,那时候产量特别少,价格肯定相对来说高一些。”
朱兴仲在每年四月,气温升高的时候,把带茧蚕蛹放进冷库,控制好温度,蚕蛹就能存活三个月以上。
记者:“这个蛹冻在冷库里不会死吗?”
朱兴仲:“不会,因为这里有换气口,我们通常把它控制在零上2、3摄氏度左右。”
记者:“蚕蛹是一个什么状态?”
朱兴仲:“属于半休眠状态。”
记者:“怎么能看出蚕蛹还是活的?”
朱兴仲:“看这个蚕蛹的脑门,如果是白色的,就说明是活的,如果是黑色的或者浑浊,证明它已经死了。”
现在,龙凤峪村的很多村民都建起了冷库,有的在外面租冷库储存蚕蛹。一年四季的货源都有保证。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龙凤峪村村民朱明强:“这样我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干,春天的时候,茧就少了,我们就可以拿出来卖了,价钱就可以高。”
辽宁省海城市析木镇龙凤峪村村民李维民:“租冷库茧蛹就不能死,放得时间长,价格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拿出来卖。”
当地的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很多农户都到外地收购带茧蚕蛹回来加工,他们到附近的盖州、辽阳、岫岩等地,最远的还去了河南。
记者:“这车发到什么地方去?”
蚕蛹收购商李永伟:“这车发到哈尔滨。”
记者:“这一车能装多少?”
蚕蛹收购商李永伟:“这车能装十来吨。”
记者:“你多长时间发一次?”
蚕蛹收购商李永伟:咱这也就三、四天。
近几年,茧壳的价格开始回升,被刀割断的茧壳也可以使用,经过加工的茧壳,一斤能卖三十元多元,大部分被加工成蚕丝被。蚕蛹和茧壳分开卖,一年就能给当地的农户带来八千多万元的收入。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智慧赋能!打造“新智+新质”产业电商新生态-纺织服装周刊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资讯排行
- 中国纺联正式启动纺织服装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首批成员单位共同倡议“广泛互联、资源共享、价值共创”
- 困难时刻如何破局?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讲的都是干货!
- 同频国际,2024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展览会(纽约)启幕
- 广州白马:五星级商品交易市场的领跑之道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坚定信心,干在实处,启锦绣新篇,绘美好未来-纺织服装周刊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纤维之路×恒田企业×亚东集团×天虹纺织|2024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对接交流活动走进江苏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工信部印发2024年度国家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任务,并发布《纺织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