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讯 都是棉花惹的祸!一切的线索都指向了纺织行业的根本——棉产区。为了一探纺织行业“疯涨病”的究竟,笔者先后探访了省内的高青、博兴、邹平等多处棉产区,答案却远非笔者所预想的那样。世间没有“无因之果”,只是这原因藏得太深……
·第一站:滨州市店子镇收购站一大半“饿”着
滨州市店子镇,很早就听说这里是鲁北最大的棉花收购加工基地,寻找“金棉花”的第一站自然而然地定在了这里,但这里的萧条景象让笔者大吃一惊。
笔者从淄博市驱车1小时便进入了滨州市店子镇的辖区,但在店子镇开了足足20分钟,一片棉田也没有看到,如果不是路旁鳞次栉比的“棉花收购”招牌,还真难相信这里曾经是有名的棉花之乡。而这一个个棉花收购点,也显出一片萧条景象:紧锁的大门、空荡荡的晒场和慵懒的看门狗。
拜访了三四家收购站,笔者得到的答复都是“没有棉花”,就在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终于看到了一大堆棉花!在店子镇张王村的万达油棉公司兴发分公司,负责人魏先生告诉笔者,他是附近十几个收购站里惟一还有棉花的收购点。在这家收购点的广场上,晾晒着约200吨的籽棉,但对于这点成绩,魏先生感到不值一提。“去年我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收500吨籽棉,你算算这是个什么概念。”魏先生说,今年的棉花不光是价格涨得厉害,收购起来也很困难,整个店子镇的百余个棉花收购点里,目前能像他这样还维持正常运作的不足40个,“现在的收购价已经是每斤6.1元,我干了这么多年棉花生意,从没见过这么高的价!”
籽棉在这些加工厂经过粗加工,打包成皮棉然后外销,“这200吨籽棉是发给滨州的,现在棉价这么高,我们这些棉贩子根本不敢存,怕砸在手里。”魏先生驳斥了笔者关于棉贩囤棉的猜测。对于棉价的异常上涨,魏先生归因于“天灾”,“今年雨水太大了,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都不小。”
来到店子镇政府驻地,那曾经年产皮棉20万吨的80多家棉花加工企业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优质西红柿之乡”的巨大标语牌。
·第二站:淄博市高青县棉农抱怨收入不增反降
“到高青去吧,那里有棉花。”因为这句话,笔者转至淄博市高青县,在这个全国产棉百强县,笔者如愿以偿看到了大片大片的棉花田,还有辛勤憨厚的棉农朱兴亮。
朱兴亮是高青县李凤鸣村的一名村民,家中的10亩地种的都是棉花,他一边采摘棉花一边接受了笔者的采访。“棉花涨价跟我们没关系,该赔钱还是赔钱,只不过少赔点就是了。”朱兴亮说,他今年的心情是三起三落,春天的时候,看着长势喜人的棉花别提多高兴;可紧接着8月份的连续20多个连阴天,让他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到9月份,籽棉收购价蹭蹭上涨,他又是一喜;可接下来摘棉的人工费暴涨,又让他无奈。
“往年每亩棉花产量在600斤左右,今年‘结桃’的时候雨水太大,亩产量也就400斤。”朱兴亮说,尽管如此,因为棉花价格翻着番涨,他还是能赚个盆满瓢溢的,可采摘人工今年也跟着翻番了:往年都是论天算钱,一个人一天四五十元钱;今年成了论斤算钱,一斤就要1.2元到1.4元,一天下来雇一个人就要120元左右。即便这样,朱兴亮也没能找到帮手,只能跟妻子没白没黑地摘,“一是怕最近的连阴天影响棉花质量,二是担心棉花被盗。”朱兴亮说,以往棉花不值钱,个别人摘点回去填被是无所谓的事情,可现在一小捧棉花就是几十块钱,让人摘去损失可不小,因此防盗也成了一件大事。
现在,朱兴亮家里还存着4000斤棉花,“我们家家都存棉花,今年存往年也存。”朱兴亮说,因为10月11月是集中售棉的时期,所以卖不上去价格,再者来年一二月份卖棉花,也是为了凑钱过好年,这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年年如此。至于今年棉花涨价,朱兴亮认为,不是存棉的习俗造成的,“今年我们肯定早卖,拖到明年怕价格跌下去。”
·第三站:高青县棉花办公室产业调整棉花越来越少
高青县棉花办公室副主任韩凤云也认为,棉农惜售即便存在也不是导致棉花涨价的主要原因,“今年棉花确实减产了,但并没有绝产,减产幅度也就是两成左右,棉花价格的涨幅可比减产的幅度大多了。”韩凤云告诉笔者,棉花之所以涨价,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拿高青县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种棉面积还保持在三十二三万亩,进入本世纪就锐减至26万亩,而近几年萎缩的态势更加明显,现在的种植规模已经减到了八九万亩的程度,而这一切都归因于棉农更会“算账”了。高青所处的鲁北地区之所以成为棉产区,是因为当地盐碱化严重,经济作物无法种植,粮食亩产量低,种植棉花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可现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就业机会增加,种粮之风越来越盛。对此,韩凤云解释说,种棉花离不开人,为防虫子三两天就要喷一遍农药,还要掐枝、摘桃等多道手续,无法让农民从田间地头脱身。而转种小麦、玉米之后,虽然单亩经济效益下降很多,但因为不需要“贴身看护”,劳动力就解放了出来,到附近工厂打打工,赚的反而比种棉花多。
淄博市桓台县就是个活例子,早些年这里的棉花种植面积在整个鲁北都能排上号,可随着该县大力发展厨具生产,进而成为“中国厨都”,县里的棉花产量就一降再降,现在已经基本全部换种了小麦和玉米。
·第四站:滨州市邹平县“新疆棉”何时现身救市?
本来纺织厂落户棉产区,看重的就是当地的棉花资源,可随着纺织厂越做越大,当地棉花资源却逐渐枯竭。这个看似悖论的现象,就活生生地发生在滨州市邹平县,在这里有规模亚洲第一的纺织集团——魏桥创业集团。
青岛有个海尔路,邹平有条魏纺路,沿着魏纺路一路驶来,笔者看到的是一片片小麦和玉米。“这些地方以前种的都是棉花,魏棉(魏桥创业集团的简称)搬过来以后就逐渐没有了。”当地出租车司机刘先生告诉笔者,魏棉最初不在邹平县,搬到邹平就是看中当地的产棉优势。建厂以后,当地老百姓的确是富了,邹平县也有了很大改观,可随着魏棉的规模从一个厂区扩大到五六个,种棉花的越来越少,“光魏棉一个集团就能消化10万以上的劳动力,谁还有心思种棉花啊。”刘先生说,邹平从产棉大县变成无棉县。
“往年这个时候,全是新疆的棉花车,今年大部分是河北和省内的。”在魏桥集团第一生产区对面,一位老人告诉笔者,往年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这里会出现一些挂着新疆牌照的大货车,今年到现在还没有见到。
什么是“新疆棉”?在当下的购销形势下,“新疆棉”被很多人当做了“救市主”。新疆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棉花种植,近几年棉花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而且今年“新疆棉”碰上了丰年,预计地方种植的1420万亩棉花,总产可达150万吨。可想而知,一旦“新疆棉”全面投放市场,对于棉花价格的拉动效应可谓是惊天动地,而对目前身处“千年极寒”的纺织行业,更是一股100度的热流。然而,在笔者的多日走访中,却始终未见质优价廉的“新疆棉”,这成为笔者心中最大的问号。
“主要是运力不够,新疆有棉花运不出来。”正一家纺厂的王先生告诉笔者,这是因为棉花“打不过”水果。10月11月,正是新疆水果集中上市的时期,火车、货车等大批运力都投入水果运输,而相对容易保存的棉花只能等过了水果运输的旺季再投入市场,“往年都是这个样,‘新疆棉’都会比其他地区的棉花晚上市。”
然而,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现在新疆的棉花也不便宜,籽棉收购价也涨到5块多钱了,估计很快就到6块钱了。”高青县流云纺织厂的业务员孙先生告诉笔者,他去新疆跑棉花的时候发现,前来收棉花的各地厂家不少,真正带着棉花回去的不算多,当地的棉花几乎都“有主”,有的还没采摘下来就已被预订了,“人家说,这是期货!”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智慧赋能!打造“新智+新质”产业电商新生态-纺织服装周刊
- 时尚产业流通转型升级路怎么走?无锡这场圆桌会议带来实用指南
- 北纬40度再现百强海城新质崛起,数智服尚续写霓裳西柳电商传奇
- 起舞·织梦未来 | 数据看纺织,从限量供应到位居世界之首
资讯排行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新质科技掀牛仔“绿”潮,行业首创靛蓝回用系统震撼发布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标杆地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红棉国际时装周|让中国设计师品牌不再“独立”
- 畅通外循环,越南采购团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
- 打通“时尚+跨境”新路径!全球知名电商平台机构齐聚虎门
- 20国宾客聚首虎门!虎门“三会”联动开启时尚新篇章!
- 打赢“生存战”,看日本纺企如何上演合纵连横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崛起之路|新赛道的领航者——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张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强基固本立业,守正创新开局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